【赏艺】从名画看中国美术史之《秋郊饮马图》

发布时间:2025-04-09 浏览量:2529 点赞: 2 收藏

中国美术史源远流长

与美术风格总是在变化的欧洲不同

中国美术保持了令人惊奇的延续性

一起来领略中国美术的魅力吧


《秋郊饮马图》

1 (4).jpg


画作信息


作者:赵孟頫

创作年代:元代

画作类别:设色

材质:绢本

规格:纵23.6cm,横59cm

现收藏地:北京故宫博物院


创作背景


此卷作于“皇庆元年(1312年)十一月”,赵孟频五十九岁。在此前不久,他刚刚在江浙儒学提举任满,并重返大都任职,受到元文宗的青睐恩准还乡,祭祖立碑,是其一生中政治上最为得意的时期。画卷中所反映的欢快情调,应是这种心境的自然流露。


画作内容


此图画的是初秋郊外,一红衣奚官赶着一群马到河岸边饮水的情景。

画中岸边林木环绕,湖水平缓无波,坡岸填从石绿色,秋树红叶,分外幽静清致。牧马人身着红袍骑在马上,手持马鞭,侧首看着正在嬉戏的二马。

十匹马都健壮肥硕,有的步入河中饮水,有的在岸边追逐,有的互相嬉戏,有的引颈长鸣,神态各异,好不热闹。


艺术鉴赏


该画布局讲究藏露,中景露地不露天,人马、坡石、林木都置于右半部,人马向左方走,把来处藏于画外。左方只露出树干和溪水,把树干和远山、远水藏于画外。堤岸、溪水向左方延伸,通过岸上两马的奔逐,点出境外无限的景物。构图均衡有致,物象虽具体而微,整体却极简括。

该画的笔墨设色,也能做到既有变化,又和谐统一。人物、鞍马用工细、圆劲的笔法画出,古朴严谨而不刻板。树木的枝干,坡陀的轮廓用灵活的行草笔法,勾、皴、擦、染并用,风格苍劲秀润。设色使用传统的青绿画法,大片的坡岸用石绿罩染,溪水借用绢地本色,色调鲜明、和谐,而树木枝头的红叶,在洗练背景的映衬下,更充分地显露出深秋季节的特点。



一审:王绍东

二审:郑志玥

三审:郑志玥